股票十配杠杆网_股票杠杆配资申请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

股票多少钱才能杠杆 邓小平初到129师,因一事狠批李达,刘伯承坦言:我没这硬脸皮

发布日期:2025-03-17 21:27    点击次数:145

股票多少钱才能杠杆 邓小平初到129师,因一事狠批李达,刘伯承坦言:我没这硬脸皮

1937年8月25日,以原红四方面军第4军、31军为主改编为八路军129师股票多少钱才能杠杆,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

到这年10月,我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后,张浩又改任政治委员。

张浩革命资历很老,无论是党性还是原则性也都很强,可遗憾的是,因为长时间忘我的工作,张浩的身体情况很不好,不能适应很繁重的工作,中央也考虑调回张浩,这样可以方便他养病。

可张浩一走,129师政委一职便出现空缺,那该由谁来接任了。

党中央一开始考虑,让徐向前接替129师政委一职,因为徐向前原本就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带好这个师是轻车熟路,可毛主席却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他认为徐向前虽然能干,但他的军事才能更出众,毛主席认为他当一个纯粹的军事干部能更好的发挥他的能力。

后来毛主席专门询问刘伯承的意见,刘伯承推荐了一个人选,

展开剩余88%

1938年1月,中央军委正式下令,任命邓小平为八路军129师政委。

而这一年邓小平年仅33岁。

事实证明,刘伯承与邓小平的合作确实是相得益彰,两人后来成功带出了一支血与火锤炼出来的铁军。

不过,从面相上来看,刘伯承为人似乎严肃,而邓小平看起来和蔼可亲些,其实现实大大相反,许多同事以及当年的老部下回忆,刘伯承反而是和蔼可亲,而邓小平为人却很严肃。

原中野出身的老将军尤太忠谈起过往时,就经常以邓政委对他“网开一面”而自夸,因为二野出身的绝大多数将领,对邓小平都是又敬又怕,更为关键的是,一旦涉及到原则问题,绝对会引来邓小平的怒火。

邓小平刚到129师时,李达就因为一件“小事”,被政委逮住批评了一顿。

1938年6月,八路军129师师部制定战斗计划,决定陈赓的386旅向南作战,进攻河南焦作一带。

拟定好作战命令后,参谋处长李达将军事机密装在一个信封里密封好,交给司令部参谋荀元书,要求他务必在第二天上午8时以前,送到距离师部70多里地以外的386旅陈赓手中。

也许有人很奇怪,为什么不用电话通知,这样岂不是更快。

其实不然,在那个年代,电话传递讯号,仅仅只是通过直接架设的电线来传递,没有什么加密讯号,很容易被敌人顺着电话线监听,保密性很差,一般涉及到战役计划等军事机密的内容,都是需要通讯员快马加鞭传递的。

荀元书接到任务以后,也不敢怠慢,立即叫来了两个通讯员,执行任务。

两名骑兵通讯员之前已经数次执行过这样的任务,况且70里本身也不算是一个特别远的距离,时间上完全很充裕,所以两人出发以后,一路上并不着急,还慢慢的欣赏起路上的风景来了。

那时,129师在营头村设有供给部采购站,两个通讯员前往送信的途中,途经此地,觉得时间还早,就顺道拐了一个弯进去休息,还和一个相熟的张科长聊了会儿天。

尽管八路军生活条件上确实艰辛,但是采购站里的东西还是比较齐全的,两个通讯员东瞧瞧、西看看,还和老朋友张科长要了几支卷烟抽,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卷烟也是个比较稀罕的物资,平常人们抽的都是土制的烟叶。

过了好一会儿的功夫,两名通讯员这才翻身上马,赶在天黑之间就到了386旅旅部,旅长陈赓来见他们,两人高兴地打开密件包,结果一看傻了眼了。

“密件不见了!”

两名通讯员以前也执行过送密件的任务,来来回回也不知道多少次了,此前从来没出过什么问题,就偏偏这次出了意外,惊慌失措的两人在身上、马鞍上、鞋子里到处翻找,却连一张纸片也没发现。

“完了。”

尽管陈赓平时为人很和蔼,也爱开玩笑,但密件丢了如此重大的失误,他也顾不上,当即将两人狠狠批评了一顿,然后打电话到师部询问:

“到底是什么命令?”

因为电话保密性差,刘伯承也不好直接在电话里说密件的内容,一听电话那头陈赓说密件丢了,也着了急,当即把参谋荀元书叫过来,也狠狠批评了一顿。

当然,刘伯承考虑到参谋长李达的面子,并没有严肃处理这件事。

对于129师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找回丢失的密件,按照正常的一个逻辑思维,密件一定是丢在送信的途中,也就是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70里地之间。

两名通讯员赶紧翻身上马,沿着来时的路小心翼翼地找,李达也派出人员,沿途搜索起来。

一路找到营头村的供给部采购站时,却发现采购部的张科长早已经站在门口等着,而他的手中,就是那份已经丢了的,要命的密件。

张科长对来人交待:

“你们可来了,昨天两位通信员在这里休息,把一封文件落在我这里了。我出门追他们,他们早跑得没影了。”

来人接过密件,发现密封完好无损,当即松了口气。

李达拿到这份密件后,又转交给荀元书,要他亲自送到陈赓手中,也因为这次小意外,荀元书也不敢怠慢,立即亲自走了一趟,赶在第二天下午3点前,将密件送到陈赓手中。

饶是如此,陈赓依然有些抱怨:

“太粗心了,耽误了我八个小时的时间。”

要知道在战场上,一分钟也有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况且是8个小时,也难怪陈赓如此生气。

好在虽然耽搁了不少时间,但终归是有惊无险,更为关键的是,在密件丢的这几个小时里,没有发生泄密的事故。

尽管是没出什么大事,可刘伯承却引以为戒,当即会同邓小平、李达将师部参谋全都召集起来开会,会上刘伯承耐心细致的告诫参谋们:

“这事给大家敲响了一个警钟,军事机密,何等重要,哪怕再简单的小事,也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

李达心里很清楚,师长这是给他留脸了,参谋工作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他作为负责人难辞其咎。作为一个在军中干了十多年参谋的老将,出现这个问题,说明他参谋工作做得不到家。

一听师长如此说,李达当即就站起来承认了错误。

尽管李达当时只是129师参谋处长(当时129师参谋长为倪志亮),可在当时以李达本身的情况,是在能够胜任129师参谋长的情况下,降级任命为参谋处长的,二者虽然仅仅相差一个字,但级别上却天差地别。

李达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以参谋处长的职务,代行参谋长的职责。工作上也始终兢兢业业,从没有出现过问题。

刘伯承很赏识李达的能力,虽然他与李达虽然是属于上下级关系,但平时相处起来大家都很随意,并没有很严格的级别划分,虽然这一次李达犯了不小的错误,但大家毕竟在一起工作,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至于犯错,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中就从不犯错。

不过,就在刘伯承结束发言后,在一旁听了半天、一声不吭的邓小平说话了。

“这件事的责任,一小半在苟元书,一多半在你参谋长,平时对参谋们管教不严,才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这事一点也不小,万一机密泄露,陈赓386旅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邓小平直接点名批评李达,刘伯承确实没想到。

最初邓小平在红一军团任政治部主任时,就一贯以严厉而出名,平时红一军团的师团一级将领来开会,总是要先到邓小平那里请示,熟悉邓小平工作风格的人都清楚,他对士兵很关心爱护,对干部却很严格。

而且邓小平原则性也很强,一旦触犯到这一点,邓小平就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也从不会因为顾忌什么面子而退缩。

尽管多数的将领对邓小平又敬又怕,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政委对他们的批评,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李达为人也很诚恳,一见政委开诚布公的批评,当即站起来表示承认错误,还提出要把犯错误的两个骑兵通讯员一起关禁闭。

出乎意料的是,邓小平却否决了处分犯错误的通讯员。

“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次意外,无心之过,责任在领导,没有提好要求,对士兵们要宽大处理。”

尽管邓小平为人确实很严肃,但他所说的话却又句句在理,让人不能不服。李达在接受了批评教育后,加强了对129师参谋团队的工作建设,他与刘伯承、邓小平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也因为李达的突出能力股票多少钱才能杠杆,1938年12月,李达正式接任129师参谋长。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股票十配杠杆网_股票杠杆配资申请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