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十配杠杆网_股票杠杆配资申请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

杠杆证券举例 突发!微软在华外包公司一天裁员近2000人,员工上午还在接Case,中午就登不上系统了_微创_中国区_软件

发布日期:2025-04-10 21:08    点击次数:54

杠杆证券举例 突发!微软在华外包公司一天裁员近2000人,员工上午还在接Case,中午就登不上系统了_微创_中国区_软件

微软技术支持客服始终无法接入人工

作者/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4月7日上午,一张疑似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软件”)的内部邮件截图在网上广泛流传。邮件中提及,“微软将调整其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相关决定意味着我们微软项目团队的相关工作也将同步终止”。

尽管该邮件并非由微软官方发布,但同样引发巨震。公开资料显示,微创软件成立于2002年,是微软在华投资的第一家合资公司。23年来,微创与微软关系密切,现任董事长唐骏是曾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微软(中国)前总裁,而首席执行官张维也曾担任微软(中国)总裁助理。

展开剩余87%

行业里普遍将微创视作“微软在华外包公司”。官网显示,微创软件总部位于上海,在全球设有36处交付中心,分布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来自74个国家的10000余名员工,服务了全球2500余客户。

“早上还打卡上班,中午就被裁了”“早上刚接了几个Case,系统就突然登不上去了”……4月7日下午,《IT时报》记者实地探访微创公司,一些员工告诉记者,这场突如其来的裁员风暴,可能波及微创上海和无锡近2000名员工。

一辆接一辆的网约车,一个接一个抱着箱子走出“Wicrecend”大门的员工,这场“断崖式裁员”背后,是4月8日正式生效的《防止“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的大规模敏感个人数据和与美国政府相关的数据》(Executive Order 14117,简称EO 14117)。

微软产品后续的技术支持服务如何持续,成为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4月8日上午,《IT时报》记者致电微软技术支持客服热线,只有AI客服提供相关网址链接,始终无法接入人工客服,而微软官方提供的、唯一可以与技术人员实时沟通的公众号“微软达人汇”也无任何回应。

全球数据合规风暴中,更多的时代“灰尘”将落到个体身上。

员工捧箱离开 大多数员工获N+1赔偿

4月7日下午,《IT时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闵行紫竹高新区的微创软件总部。从地铁15号线紫竹高新区站4号口步行至公司门口仅百米距离。短短的一段路上,来往路人的谈话中频频夹杂“微软”“微创”“offer”等关键词。

微创软件办公楼前,一面写有“比尔·盖茨下注中国未来,微软宣布成立微创软件”的宣传墙尤为醒目。墙前,一批又一批员工拎着纸箱走出大楼,陆续登上等候的网约车离开,其中不乏大批外籍员工。

大楼对面正是微软(中国)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的办公地点。一名微软(中国)员工在得知消息后特意穿过马路前来了解情况,表示目前微软园区内部尚未有类似裁员消息。

下午4点半左右,李德(化名)抱着打包好的个人物品,在工作一年多的公司门口捧着纸箱拍下最后一张合影。他告诉《IT时报》记者,自己负责微软相关业务的技术支持,“今天早上刚打卡上班,就听到了消息。我们公司负责微软项目的几百号人,我知道的都被裁了”。

内部邮件中提及,为帮助受影响员工平稳过渡,微创软件将制定详细的安置方案,并紧跟微软脚步,同步推进海外业务拓展,计划在越南、日本、匈牙利等地优先为原微软业务线员工提供岗位选择。

然而,实际情况远没有邮件里写得那般从容。

李德告诉记者,大多数员工获得“N+1”赔偿方案,一小部分员工可能被调往海外部门,但选择的标准、要求都不得而知,且由于海外团队接收能力有限,绝大部分人恐难被妥善安置。“我在这边干了一年多,虽然赔偿方案还能接受,但实话说,太突然了”。

在李德和同事的眼中,此前业务确实有缩减的迹象,也有一些裁员传闻,“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另一位来自微创软件上海公司Azure项目的员工向《IT时报》记者表示,其所在的整个负责Azure项目的团队,也在当天遭遇“全员裁撤”。

类似的措手不及,也出现在无锡微创。有消息称,此次微创软件裁员或涉及近2000人,其中无锡涉及1000多名员工。无锡微创Microsoft 365团队负责技术支持的赵湖(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我们整个部门都被裁了,无锡Azure技术支持也是全部裁掉,无论售前还是售后,只留下少数负责越南业务的员工”。

对于裁员的原因,多名被裁员工认为其归因于美国近期对跨境数据的监管加强。赵湖也向记者表示:“可能是受到拜登政府推动的数据安全法案影响,限制中国区域的工程师接触美国用户数据。”

事实上,裁员并非毫无征兆。

《IT时报》记者注意到,EO 14117由拜登政府于2024年2月28日签署, 要求美国司法部颁布条例, 以禁止或限制美国主体进行会导致“受关注国家”和“受限制实体”访问大量美国人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交易。彼时已明确,行政法令生效时间为90天后,也即4月8日。

一位微软正式员工也早在3月28日便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所有的中国外包团队换成了印度组”。

然而,微创的员工们此前没有得到任何通知,“大领导可能周五就知道了,少数小团队领导可能周日才知道,上周我们还正常接案,今天早上九点上班,接了几个case之后,中午就发现系统登不上了,才知道自己被裁了。”赵湖无奈地说道。

微软将停止中国区业务? 技术支持客服无法接入人工

在裁员邮件中,最为人所关注的是”微软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的信息,对此,微软已出面辟谣,回应媒体称:“有关微软将停止在中国运营的报道,信息不实。有关微创Wicresoft公司的业务和运营的任何问题应直接向他们咨询。”

润米咨询创始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刘润也发文称:“问了一下。微软并没有停止中国区业务。微软也没有停止在中国的外包业务。这封邮件,来自微创(微软合资公司),是涉及到海外用户数据(因为各种原因)的外包业务,迁移到其他地区。”

尽管“停止运营”说法已被澄清,但微软近年来在华业务的确频繁出现调整和收缩。

2024年,有消息称,微软总部向其在中国的多个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发出搬迁通知,相关团队整体转移至美国或澳大利亚,涉及员工可能多达数百人。这些人员中包括Azure ML平台中的关键技术骨干。

2023年7月,微软宣布关闭在中国大陆的所有线下授权门店,仅保留官网商城及京东旗舰店。当时微软方面称,系对零售渠道进行整合,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也曾于去年6月坦言,中国市场业务仅占微软总营收的1.5%,公司在华业务规模正在“缩减”。

而就在本月初,又有消息称,微软已悄然关闭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实验室。该实验室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被视为微软推动与上海浦东张江合作的重要象征。

尽管微软否认了裁员,然而近2000人的服务支持团队被裁员,是否会对使用微软产品的用户产生影响?

据了解,微创是微软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外包合作伙伴,2002年,由上海国资旗下的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与微软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在一篇早些年对微创时任副总裁罗骅采访的报道中提及,微创的BPO部门(业务流程外包运营)主要负责微软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通过呼叫中心等渠道,解决微软产品在销售环节中遇到的终端客户问题。简单理解,微软系列产品的呼叫中心是由微创承接对外提供服务。文章中,罗骅还表示,“微创曾深度参与微软多个产品的开发测试与技术支持工作”。

4月8日上午,《IT时报》记者致电微软技术支持客服,发现目前其采用AI客服。即便多次请求转接人工客服,AI客服仅回应相关网址链接,始终未能提供人工客服接入服务。

微软线上技术支持效率低下此前已引发不满。2022年,就有用户在微博上吐槽称:“微软官方电话热线,如果你按照语音菜单一步步操作,最后只会提示你:免费的技术支持请访问微软支持网站,或者选择收费支持。我花了一千多块钱买的正版Windows,你却告诉我还要付费才能获得服务?”

而微软官方提供的、唯一可以与技术人员实时沟通的公众号“微软达人汇”中,该用户表示,“只有第一次提问有人回应”,其提交的问题,在十天之后仍未收到任何回复,形同石沉大海。《IT时报》记者也尝试在该公众号联系人工客服,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在社交媒体上,有微创员工提到,此前微软跟微创解除了大量的合作项目转去印度。《IT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微软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将在印度投资 30 亿美元扩展 Azure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能力。

同时,微软今年1月8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基于绩效启动新一轮超过2000人的裁员计划,而印度和南亚区总裁 Puneet Chandok明确表示,本次裁员不会波及印度地区员工。

员工担忧 短期内无法找到工作

在赵湖看来,虽然这次裁员表面上是微软与外包合作方之间的业务调整,但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更深层的趋势——中美战略竞争加剧、数据安全监管趋严,正促使外资科技公司系统性地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用人策略与数据合规机制”。

此次一次性裁撤近2000人,在整个行业内都极为罕见,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忧:这种趋势是否也会波及到微软的正式员工(FTE),甚至影响到外企在中国的整体人力资源政策。

对于赵湖在内的被裁员工来说,更现实的问题是:短期内,中国市场很难快速吸收如此大规模失业的技术支持人群。

“对于从业者来说杠杆证券举例,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反思个人职业路径、提升技能深度、增强地域和技术灵活性的关键转型窗口。”赵湖表示。

发布于:上海市

 




Powered by 股票十配杠杆网_股票杠杆配资申请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